发布者 :cjt1188 发布时间 : 2025-01-17 人浏览
特别提示:本站所标注价格及相关信息来源于网络采集,仅供参考,实际情况以墓园前台咨询为准。
殡葬业是关乎民生福祉的特殊行业,仅靠道德规范、社会自治已不能对殡葬社会关系进行有效调整。在现代法治社会中,殡葬社会关系应当作为基本的、重要的社会关系,通过法律法规进行调整。殡葬服务和殡葬管理必须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殡葬从业人员必须遵循法律法规,用规范化、标准化的服务与管理促进殡葬行业持续健康发展。这对规范、引导公民的殡葬行为和为遗体、骨灰等提供有效的法律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建立科学有效的殡葬制度,是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权益的根本途径。
国家对殡葬事务的管理,除了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专用于殡葬行政管理和殡葬服务以外,还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来规范人们的殡葬活动和行为,明确哪些殡葬事务应该办,哪些不应该办,应该怎么办或者可以怎么办。
殡葬管理是指由殡葬管理机构依据殡葬管理法规,结合我国或本地区具体情况,根据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总体规划,对殡葬改革工作和人民群众的丧葬行为实施行政和行为规范管理。殡葬管理法规是指由国家行政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宪法》)精神,结合我国或本地区具体情况,根据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总体规划,对殡葬改革工作和人民群众的丧葬行为实施行政和行为规范管理的总和。其调整对象是国家行政机关在殡葬管理活动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
我国殡葬法律法规是对殡葬改革工作和人民群众的丧葬行为实施管理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具体而言,殡葬法律法规所调控的内容有殡葬管理机构的法律地位,逝者遗体的处理方式、方法,丧户的权利和义务,办理丧事禁止的事项,以及违反殡葬管理法规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等。凡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地方人民政府及其主管部门制定、颁布的有关殡葬方面的法律、法令、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地方政策规章,以及具有法律性质的决议、指示、通知、意见等,均属于殡葬法律法规的范畴。
我国的殡葬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以下六个层次。
一是《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它们是殡葬法律法规的上位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民法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分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通篇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对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等作出明确翔实的规定,并规定侵权责任,明确权利受到削弱、减损、侵害时的请求权和救济权等,体现了对人民权利的充分保障,被誉为“新时代人民权利的宣言书”。《宪法》和《民法典》规定的内容适用于殡葬管理和殡葬活动。
二是由国务院制定的《殡葬管理条例》,它属于行政法规性质。除此之外,我国的政策往往是法律的先导,在实践中发挥着类似于国家法律的规范作用,如《国务院批转民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殡葬改革工作的报告的通知》。这一层次的法规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效力,是殡葬方面的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的依据。目前我国还没有出台有关殡葬的法律。
三是由民政部和相关部委制定发布的有关殡葬工作的部门规章,如民政部颁布的《公墓管理暂行办法》(民事发〔1992〕24号),民政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卫生计生委联合颁布的《重大突发事件遇难人员遗体处置工作规程》(民发〔2017〕38号)。民政部作为殡葬事务和殡葬服务的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的殡葬管理工作,依据宪法拥有制定部门规章的权力。这些部门规章在效力上弱于国务院颁布的《殡葬管理条例》,但只要不违背宪法和《殡葬管理条例》的精神,同样可以在全国范围内生效。
四是由省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以下简称“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以下简称“常委会”)通过的地方性法规和省级政府颁发的命令。前者如各省(区、市)人大颁布的殡葬管理条例;后者如各省(区、市)的殡葬管理办法及规定,如《河北省殡葬管理办法》就是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的形式发布的。我国是单一制国家,这些地方性法规一方面必须与中央的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保持一致,从而保证国家法制的统一;另一方面还要把全国层面的殡葬法律法规进一步细化,因地制宜,使殡葬法律法规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适应,使之具有更强的操作性。
五是与殡葬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颁布的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环境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国务院颁布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等。此外,还有国务院组成部门颁布的法律法规,如《消毒管理办法》。由于殡葬活动通常会涉及环境污染、耕地保护、疾病防疫等问题,因此殡葬活动实际上也受到这些相关法律的制约。
六是殡葬标准。标准是法律法规的基础、延伸和补充。如2024年以来,国家层面殡葬领域共发布国家标准12项(如《殡仪馆职工安全防护通用要求》(GB/T 44670-2024)、《重大自然灾害与事故中遗体处理》(GB/T 44667-2024)等等)、行业标准12项(如《悲伤辅导服务》(MZ/T 221—2024)、《金属骨灰存放架通用技术规范》(MZ/T 222—2024)等等),这些标准对殡葬事业的发展起到了较好的规范和引导作用。
注:本网站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相关诉求,请联系 4001133231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2023019003号 殡葬信息网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CopyRight (C)2015- 2020JiuYiYongSheng Technology All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