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相关资讯:

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司长王金华一行到兴安盟调研殡葬改革工作


发布者 :admin 发布时间 : 2023-08-24 人浏览

特别提示:本站所标注价格及相关信息来源于网络采集,仅供参考,实际情况以墓园前台咨询为准。

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司长王金华一行到兴安盟调研


 

8月20日至22日,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司长王金华一行到兴安盟调研,自治区民政厅,兴安盟委、行署及有关旗县(市)同志参加调研。
 

调研组先后到乌兰浩特市、阿尔山市调研婚俗、殡葬改革工作,实地了解全盟婚俗、殡葬改革工作情况,听取有关方面工作汇报,同时参加了乌兰浩特市东山人文纪念园揭匾仪式。

 

调研组一行还参加了首届兴安盟婚俗文化博览会开幕式,为兴安盟婚俗改革定点成员单位授牌,同时观摩了婚俗文化成果展和婚俗文化展厅,并就兴安盟开展婚博会,以此为平台促进婚俗改革的显著成效表示认可。

 

王金华对兴安盟创新开展“双城双试点”工作给予充分肯定,特别是对“人文纪念园”的工作创新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一要树立先进理念,高质高效开展婚俗、殡葬领域改革工作;二要不断加强婚姻登记机关和阵地建设,建设婚俗改革主题公园,提高婚姻领域服务能力水平;三要立足当前、谋划长远,积极拓展婚姻、家庭服务渠道,引导全社会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要倡导节地生态,绿色文明殡葬服务理念,形成殡葬服务新风尚。
 
他强调,做好社会事务服务工作,对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各级民政部门要主动适应新时代新征程民政事业发展新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增进民生福祉,不断谱写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来源:内蒙古民政)

 

 

山东公益性安葬(放)设施建设管理暨殡仪馆管理服务质量提升培训会在东营召开

 

8月17日至18日,全省公益性安葬(放)设施建设管理暨殡仪馆管理服务质量提升培训会在东营召开。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建武出席会议并讲话,副市长边志伟致辞,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二级巡视员李卉主持会议。
 
刘建武强调,各地要紧扣“为民民政”,全面落实惠民政策,推进老旧殡仪馆改造,加强殡葬车辆监管,推动殡葬公共服务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要紧扣“品牌民政”,抓好“礼安齐鲁”丧俗改革试点、跨部门综合监管试点、“文明治丧新范例”征集活动,推动殡葬改革从“一枝独秀”向“百花齐放”转变;要紧扣“活力民政”,明确“惠民、绿色、文明”改革方向和“一县一策、步步为营”改革策略,做好殡葬改革“可持续”文章,推动殡葬事业从“粗放式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要紧扣“实干民政”,认清殡葬工作特点,严格落实“五个到位”,全面提升服务保障能力,推动殡葬监管从“打遭遇战”向“打伏击战”转变;要紧扣“整体民政”,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加强部门协作联动,推动保障力量从“单打独斗”到“部门联动”转变;要紧扣“忠诚民政”,强化人员素质提升,着力加强丧俗文化建设,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推动殡葬人员队伍从“幕后工作者”向“服务大局者”转变。

 

边志伟在致辞中指出,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东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政事业发展,在兜底民生保障、城乡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培育打造了一批优秀民政品牌,多项经验入选全国、全省创新典型案例。绿色殡葬改革事关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乡村振兴,事关政风民风。近年来,东营市以深化为民服务、满足群众需求为着力点,大力推进绿色殡葬改革,有效提升了殡葬管理服务水平。他表示,这次培训会在东营举办,为全市民政事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东营将以本次培训为契机,统筹抓好社会救助、养老服务、社会治理、慈善事业等各项工作,推进绿色殡葬改革走深走实。

培训会上,部分市、县(市、区)交流了公益性安葬(放)设施建设管理、殡仪馆管理服务质量提升经验做法。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实地观摩了东营公墓、广饶县殡仪馆、广饶县城市公益性生态公墓、广饶县李鹊镇“数字公墓”示范点等地,并在广饶县殡仪馆开展全省殡葬服务机构消防安全应急演练。

 

各市民政局分管负责同志、社会事务科(处)长,部分殡仪馆、县(市、区)民政局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来源:东营民政)
 

 

殡葬单位应对突发事件工作经验研讨会在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召开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这些事件具有事发突然、情况复杂、影响广泛和危害严重等主要特征。
 
近年来,各地殡葬单位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应对突发事件的水平也得到了明显提升。
 
8月18日,《公益时报》社中国殡葬专刊在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召开了殡葬单位应对突发事件工作经验研讨会。来自全国殡葬单位的70余名代表分享了完善应急预案、加强隐患排查、抓好应急保障和宣传教育等方面的经验。这次研讨会旨在进一步强化殡葬单位的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的重大损失。
 

 

合肥民政学院挂牌成立 将致力长三角民政人才培养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王磊)8月22日,安徽省合肥市民政局与合肥职业技术学院“牵手”合作,正式挂牌成立合肥民政学院,标志着合肥民政事业迈入新发展阶段。安徽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高光权,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王杰才,合肥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徐生彬出席仪式并致辞。

 

双方签署了《合肥市民政局与合肥职业技术学院校地合作共建协议书》,将围绕专业教育、就业见习、在职教育、培训竞赛等领域打造“四个服务平台”,即合肥民政学院大学生培养基地、合肥民政学院毕业生实习基地、合肥民政学院在职教育培训中心、合肥民政学院职业技能竞赛中心,实现校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平台共建和互惠共赢。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7月底,合肥实有人口1234.4万人,在这座千万人口的城市里,民政工作关系人民群众基本生活保障,重要性越发凸显。新时代民政工作服务领域更为广阔,服务对象更为多元,工作任务更加繁重,近年来,合肥市围绕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三大领域和国家急需的民生领域培养人才,建设以基层社会治理、养老服务、儿童服务发展、殡葬事务管理等专业为特色的培养体系,使职业教育类型特色更加鲜明。

2022年,安徽省民政厅、安徽开放大学共建安徽民政开放学院,积极开展社会工作复合型人才培养,产生良好社会反响。在此背景下,合肥民政学院挂牌成立,将推动校地融合发展,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的规模与质量“双提升”。同时,合肥市民政局将依托《长三角三市一区民政工作合作框架协议》,借助合肥、杭州、南京、上海浦东“三市一区”民政战略合作,将合肥民政学院推介出去,培养更多民政人才服务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

未来,合肥民政学院将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弘扬民政职业教育精神,讲好民政职业教育故事,培育民政职业人才,助力民生事业新发展。(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网络祭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