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上海发布全国首个殡葬礼仪指引征求意见稿


发布者 :admin 发布时间 : 2021-12-23 人浏览

特别提示:本站所标注价格及相关信息来源于网络采集,仅供参考,实际情况以墓园前台咨询为准。


     冬至早上九点,在奉贤区的滨海古园,前来祭扫的市民已经是络绎不绝。对比过去,如今的墓园里少了些许“烟火气”。
 
     “烟火气”的消散,体现了近年来上海建设“无焰墓园”卓有成效。不过,锡箔不让烧了,一些市民也有了新的疑问。
 
     如何为市民提供更加符合时代要求的祭扫指引?为此,由上海市殡葬行业协会、上海开放大学、上海殡葬文化研究所共同编制的《上海文明祭扫礼仪指引》(征求意见稿),也在今天对外发布,面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作为全国首个殡葬方面的礼仪指引,此次出台的征求意见稿,围绕“祭扫时间”、“常用祭品”等方面,做了不少新的尝试和引导。
 
     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祭品的处理问题已经成为当下文明祭扫的一大难题。对此,“指引”也建议市民在祭扫结束后,可分享祭品或带离墓园,保证故人安息之地的干净整洁。
 
     专家还指出,养成文明祭扫之风,离不开墓园和市民的双向合作。比如如何避免在清明冬至形成祭扫高峰,这个问题的解决既需要市民不拘于时、错时祭扫,也要求墓园提供现代化的礼仪服务,来回应大众的祭扫需求。
 
     专家也强调,文明祭扫的养成,要注意好“破”与“立”的平衡,让值得继承的传统文化理念,不会因此而消散。相关部门在注重形式创新的同时,也要化“堵”为“疏”,从硬性的约束转变为柔性的文化引导,让广大市民在文明祭扫的过程中,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扬。
 
     今天发布的《上海文明祭扫礼仪指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明年2月5日前,市民朋友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反馈想法和建议。期待凝聚大家的智慧见解,推进殡葬移风易俗,也让文明祭扫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日前,由上海市殡葬行业协会、上海开放大学、上海殡葬文化研究所共同编制的《上海文明祭扫礼仪指引(征求意见稿)》对外发布,面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作为全国首个殡葬方面的礼仪指引,《指引》的出台是上海在推进殡葬改革、引领移风易俗方面的一次大胆尝试和创新,对祭扫活动有哪些基本理念,如何选择祭扫时间、方式、祭品等问题都进行了系统回答。
 
     “现在锡箔也不让烧了,我到墓园来能做什么?”这是近年来市民在与墓园工作人员沟通时发出的疑问。这一疑问的背景是,上海各大墓园建设“无烟墓园”和“无焰墓园”以来,采取了禁止燃烧锡箔、纸钱和焚香等措施。传统燃烧锡箔纸钱的祭扫方式既不环保、又不节约,还存在不小的安全隐患,近几年许多地方都曾因祭扫活动而引发过火灾。从推进殡葬改革、移风易俗和墓园安全管理等角度看,构建无烟墓园势在必行。从市民祭扫的角度看,禁止焚香、燃烧锡箔后,也需要一种更加现代和安全的替代性祭扫方式。
 
     为此,上海市殡葬行业协会和上海殡葬文化研究所联合上海开放大学的有关专家学者共同编制了《上海文明祭扫礼仪指引》,旨在破解市民群众“如何文明祭扫”的问题,为人们提供一套既符合文化传统又适应现代生活需要和相关政策法规规定的祭扫模式。
 
     不算“凡例”和“附录”,《指引》正文由“基本理念”“祭扫时间”“常用祭品”“市民祭扫礼仪指引”“工作人员服务指引”等五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基本理念”,倡导文明祭扫应实践“敬”“静”“净”“雅”四项基本理念,即内心诚敬、氛围安静、环境洁净、仪式隽雅。第二部分“祭扫时间”,列举了“季节之祭”“纪念日祭”“民俗节祭”三类祭扫时点,为市民错时祭扫提供了更丰富的选择。第三部分“常用祭品”,提出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选用鲜花蔬果等洁净而含有生机活力、气味馨香的祭品,并列举了一些常用的祭品和其文化含义。第四部分“市民祭扫礼仪指引”和第五部分“工作人员服务指引”,分别针对祭扫市民和墓园工作人员梳理了祭扫活动的基本仪式流程,融入社会工作有关理念,指引墓园单位提供更高品质的祭扫服务。
 
     这套《指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灵活性”。与严格规范的传统礼仪不同,这套《指引》更多是“推荐”和“建议”,并不强制,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随机应变,自主实践。比如,祭扫时间不必强求清明冬至,也可以按照个人工作和生活节奏,选择逝者忌日或立春、除夕、正月初一、清明节、中元节(七月半)、下元节(十月十五)、重阳节等民俗节日举行祭扫活动。在选用祭品时,也不必刻意强求珍稀名贵,鲜花蔬果,各有所宜,各有内涵。
 
     曾有学者指出,过去的殡葬改革更加重视“破旧”而对“立新”重视不够,造成了“破”与“立”、“简”与“繁”的失衡,进而导致很多好的传统文化理念没有得到彰显和继承,殡葬礼仪活动越来越流于形式和走过场。这次编制《上海文明祭扫礼仪指引》,正是上海殡葬行业在“立新”方面的一次大胆尝试。
 
     与其它殡葬改革的政策文本相比,《指引》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创新。一是形式创新,化“堵”为“疏”,从硬性的约束转变为柔性的文化引导,无烟不无情,无焰不无礼。二是理念创新,化“奢”为“简”,反对传统祭扫礼仪中大肆操办、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等消极元素,倡导适度祭扫、错时祭扫、绿色祭扫、文明祭扫等现代殡葬观念。三是文化创新,化“家”为“国”,秉承现代文明精神,对传统祭扫礼仪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融合家庭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文化教育等功能,鼓励生者传承逝者的优良家风和良好品德,努力奋斗、贡献社会。
 
     编制方同时也表示,该《指引》是1.0版本,希望社会各界提出宝贵建议,帮助《指引》进一步完善提高。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可通过信函或电子邮件的方式反馈意见建议(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查看有关公告及《指引》文本)。
 
转自:墓政参考
网络祭拜